潍坊工程学院2019年完成扩招任务593人,其中A类(应届365体育官网)81人,B类(退役军人)456人,C类(失业人员2人,农民工1人,农民25人,下岗职工2人,在岗职工26人)56人。扩招工作涉及到全校9个系院,12个专业,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学习基础和发展诉求多样化的扩招学生推动学院在思想认识、招生方式、培养机制、管理模式、就业创业五个方面的发生重大转变。
一、百万扩招工作推动学院职业教育思想认识的转变
学院认识到职业院校百万扩招不止意在通过职业教育扩招缓解就业压力,将职业教育作为“稳就业”手段,更重要的是把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手段,丰富了生源结构,促进了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不同的生源结构,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将迎来新的一轮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质量的综合变革。
二、生源结构的变化推动招生方式的转变
面对下岗职工、农民工、退伍士兵等多元化的生源群体,学院积极改革招生方式,成立由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的单独招生(第二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一是科学设置招生专业。成功举办青州市退役军人就业技能培训班,分析他们选择的培训专业情况,使招生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并且主动到社区和青州、临朐、昌乐、寿光等周边县市搞调研,了解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的专业、了解退役军人和下岗工人总体情况。二是合理设置各类别、各专业招生计划。根据365体育官网实际办学条件,生源情况等,科学分配计划。三是将建立了春季高考招生、夏季高考招生、单独招生、注册入学等多样化的招考体系,组建了专门针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和退伍士兵的单独招生考试、技能申请考试等,让三类群体能够及时获得学历提升机会。
三、分层化的学情现状推动培养机制的转变
学院针对扩招学生制定了专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学内容向现代化和实操化转变,以满足不同技能层次的学生需求。按照学生学习需求每个专业分成“已就业”和“未就业”两个教学班。已就业学生侧重专业理论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学习,未就业学生实行现代学徒制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推行“必修课+系列选修课”专业特长培养“套餐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每个教学班再按照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分成不同教学组,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各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学时比例均不低于1.2。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信息技术基础”,融入当前“云大智物移”的相关知识。工科类专业把人工智能技术,商科类专业把新零售技术列为学生的新技术储备,土建类专业以扩招学生人才培养的三教改革为切入点,启动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并以此立项了院级教学改革项目。
四、生源类型的社会性推动学院管理的转变
学院制定了扩招学生管理手册,要求各专业严把评价考核关,不降低教学要求,确保质量底线。学生入学即发给人才培养方案,开座谈会讲解“毕业条件”,做到了每个学生都明确知道必须修够多少门课程、修够多少学分、具备了哪些专业特长、达到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才能毕业,强调“宽进严出”。
各专业均为扩招学生配备了成熟且有经验的专职辅导员,利用周末、晚上、假期开展集中教学。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结合扩招学生实际,单独编班,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制3年”改为“2-5年修业年限”,在满足“学生每学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0学时”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课程等在线资源,开展在线教学和学习,允许学生在其他同类学校和“慕课中国”等课程平台上修读的课程成绩与教学计划中的相同或相近课程进行学分置换。
五、生源的工作背景推动学院就业创业教育的转变
学院基础教学部和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开展了扩招学生工作背景调研,针对学生从事过的主要行业选定了个性化、专业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制定了差异化教学标准。
针对未就业扩招学生,学院坚持理实结合、技能导向,尝试将学习与就业二者科学统筹兼顾,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招生-招工-培养”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国内知名企业,引入企业课程和标准,校企双导师培养,突出职业技能训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